(近观中国)三次集体谈话,习近平对这所青年“大学校”要求始终如一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题:三次集体谈话,习近平对这所青年“大学校”要求始终如一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共青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第三次同团中央领导班子成员进行集体谈话。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曾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称为“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大学校”。通过这三次集体谈话,习近平对这所青年“大学校”始终如一的要求与寄望清晰可见。
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中国共青团是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锋队。如何面向未来、再立新功,如何把握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这既关乎共青团工作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习近平三次集体谈话的重点与关键。
2013年,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提出“团的工作要把握住根本性问题”,并具体指出,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
在2018年的第二次集体谈话中,习近平再次提及上述3个根本性问题,并概括指出,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这个助手和后备军”。
“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在今次集体谈话中,习近平以历史观照现实,进一步揭示了党与团之间的紧密关联,再次论及根本性问题,并就“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条“工作主线”提出具体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衡分析认为,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既是共青团的优良传统,也是对共青团一以贯之的要求。从历史逻辑看,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是共青团的初心使命。从现实逻辑看,“工作主线”蕴含与时俱进的要求,共青团在新征程上需要更好把青年一代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贴心人、知心人、引路人
“团组织要努力做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做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贴心人、知心人、引路人,通过三次集体谈话,习近平对共青团工作进一步给予了明确的职责定位。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团组织,也是青年人自己的组织,服务青年,是其工作生命线。正是基于此,共青团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学校”吸引着青年人不断加入。截至2022年12月底,中国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358.3万名,共青团组织409.3万个。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希贤指出,贴心人强调联系服务、知心人着眼帮助指导、引路人意在政治引领,三次集体谈话对共青团工作的定位一以贯之,都围绕共青团如何真正解决青年所思所忧、所想所盼展开。
共青团的最大优势在于遍布基层一线、深入青年身边。一组关于共青团过去5年的数据,或许正是贴心人、知心人、引路人这一定位的缩影:资助26万名学生完成学业,为超过180万人次青少年解答心理困惑、排解焦虑情绪,募集爱心捐赠70多亿元人民币,资助困难学生118万名……
正如习近平所言,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贴心人、知心人、引路人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的具体可感故事,也折射出对共青团职责定位始终如一的要求。
为共青团改革把脉问诊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长期以来,习近平对建设什么样的青年组织、怎样建设青年组织尤为重视,并曾引述古语强调共青团改革的重要性。
外界注意到,每次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习近平都亲自为共青团改革把脉问诊,在其指导和推动下,共青团改革不断深化:2016年8月,《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起草完成并正式印发,标志着共青团全面进入“改革进行时”。随后几年,《全国青联改革方案》《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等相继印发,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得到不断增强。
除了着眼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一个“严”字也始终是习近平在集体谈话中的高频词:“带头严格自律”“切实落实从严治团要求”“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如今,习近平提出新要求,要顺应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刀刃向内,纵深推进团的改革,全面从严管团治团。
过去、现在、将来青年工作都是党的工作中一项战略性工作。王衡分析称,通过认真对标全面从严治党高标准,将促进全团鲜明树立严和实的基调,构建起新形势下管团治团的“四梁八柱”。
张希贤进一步指出,全面从严管团治团,指明了共青团未来改革的重要任务,有利于筑牢政治根基,以从严从实之风加强自身建设,把共青团改革向纵深推进。(完) 【编辑:刘欢】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西兰关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8日公布。联合声明说,双方同意在近期外交、经贸、国防领域对话基础上,加强食品安全、农业、海关及贸易便利化、科技创新和执法等领域合作。
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于25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联合声明说,双方重申1972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西兰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和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西兰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的重要性,同意在两国建交50周年基础上,加强高层交往,深化合作,增进理解,管控分歧。双方重申根据《联合国宪章》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新西兰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双方欢迎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2022年生效实施,使原有协定得以扩展并更加现代化。双方将在2023年内启动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双方愿加强双边贸易,拓展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推动建立新能源汽车对话机制。双方同意就“一带一路”倡议合作保持沟通。
双方欢迎边境重新开放以来恢复人员往来,同意加强两国文化、体育、教育、航空、旅游、地方和学术交流合作。
根据联合声明,双方重申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多边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制,维护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维护具有韧性的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双方致力于共同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在争端解决机制、渔业补贴、农业等领域取得具体成果,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必要改革,以改善其所有职能。
双方重申坚定致力于实现《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包括落实《奥特奥罗亚行动计划》。为此,双方将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加强合作,包括在可持续和包容贸易等领域合作。
双方强调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的合作。新方欢迎中方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注意到申请加入的经济体体现能满足该协定高标准的要求。关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新方欢迎中国加入工作组正在进行的深入讨论。
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强调采取具体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欢迎双方在该领域正开展的富有成效的交流,包括定期举行的部长级对话。双方指出要确保“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成功落实。
双方重申共同坚持多边主义,重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多边体系,以及根据《联合国宪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间争端的重要性。(完) 【编辑:刘欢】